山东沂水诸葛镇:土地复垦助推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把土地复垦整理与村庄整治、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资源整合,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村民下山搭上幸福快车。“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够走出山沟沟,住上这么好的房子。”7月20日,在沂水县诸葛镇桃树万搬迁安置楼抽签现场,今年70岁的耿志开乐得直抹泪。当天,和耿志开一样,原居住在马家万自然村的103户、337名村民都如愿得到了自己的新房。耿志开的老家马家万村位于半山腰,全靠一条宽1米左右的山路与外界连接,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生产效率低,村民生活较贫困。该镇通过走访、调查,决定对这个村实行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在村庄搬迁中,他们积极搞好规划和建设,达到了“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目标。
拆除“空心村”,“淘”出黄金地。日前,在沂水县诸葛镇南门楼村村东一片已拆迁的宅基地上,机器轰鸣,一块数十亩的土地被逐渐推平。南门楼老村占地121亩,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部分村民已住进了新房,而位于村庄中心的老村区则保留了大量的破旧建筑,且许多已经无人居住,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今年以来,该镇开展对南门楼“空心村”的整治工作,通过实施土地复垦,“一建一拆”就可新增耕地115亩。到目前为止,该村已有198户、2万多平方米的旧房被顺利拆除,近20幢二层别墅和3幢高层住宅楼开工建设。
整村搬迁拓宽城镇建设发展空间。量土地,测面积,签订搬迁协议……最近,沂水县诸葛镇常庄村的村民特别高兴,因为不久后他们将告别世代居住的偏僻地方,搬迁到交通便捷、生活舒适的镇区。常庄村位于镇驻地,全村852户、2719口人,受山区地貌限制,被分隔为8个居住点,村民居住院落高低不一、参差不齐,因地而建,随便占地,村容村貌较差,与日益发展的镇区新面貌极不协调,旧村改造迫在眉睫。该镇按照城镇建设规划的要求,决定对常庄村实施旧村改造进行整村搬迁。根据规划,常庄村全体村民将搬迁至镇驻地暖阳河岸,专门开辟独立小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计划用2年时间让所有村民都住进新公寓房。
- 上一篇:山东滕州:宽严相济督促土地复垦
- 下一篇: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