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宜黄县农田水利“主动脉”给了当地村民们种好庄稼底气

录入时间:2023-03-31 10:22:01 点击:
  春分时节,行走在宜黄无垠的田野间,满目青翠。一汩汩清泉“逆流”而上,欢跃奔腾,赶赴一场孕育生机的盛会。
  在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桃陂镇荣前村,颜宗财正和村民们忙着春耕翻地的事。颜宗财看着渠道里源源不断的水高兴地说:“前两年,我们这里的电灌站由于涨水电动机损坏,无法使用,春耕忙、又缺水,邻里之间偶尔还因为用水问题闹矛盾,现在有了这个春耕好帮手,把河里的水抽上来,大家用水都方便了。”充足的灌溉水源给了当地村民们种好庄稼的底气。
宜黄县农田水利“主动脉”给了当地村民们种好庄稼底气
  “原先的电灌站始建于1976年,原装机容量11千瓦。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我们及时对该电灌站进行重建,并维修泵站设备管道、泵房,如今可以充分保障350亩农田的灌溉。”宜黄县水利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欧阳元勇介绍。
  “自从农业水价改革后,政府补贴22元,老百姓只出每亩7块钱的水费,水渠有人管,田里用水越来越方便。”中港镇邹坊村支部书记邓全发向我们展示农业水利设施管理系统,“以前村里水渠坏了或者需要一袋水泥都要向上打报告解决,现在村里有管护经费,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就可以解决。”
  宜黄是山区农业县,受地形等条件限制,部分水库水无法自流入耕地。为了破解农田灌溉“望梅止渴”、水源工程“鞭长莫及”的尴尬局面,宜黄县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契机,扎实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走出了一条灌区水源与高标准农田高效联动之路。
  “由于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普遍存在施工难度大,现有建设资金仅够主体工程建设,难于开展配套工程建设,导致部分现浇灌溉渠道无法延伸至水源点,加之过去工程管护人员不明,责任不清,维养资金缺乏,使高标准农田建设难于达到上级要求。”宜黄县水利局局长黄子建说,“我县借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这个有利时机全力开展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通过日常维养、冬季维修和应急抢修等措施打通灌区水源和高标准农田动脉,实现灌区渠系有效对接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
  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责任主体不清的问题,宜黄县因地制宜创新了“分层管理”模式,将农田水利工程分为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分别明确责任主体、行业监督主体、运行主体及维养主体。在“分层管理”的新模式下,宜黄县现已建成全域覆盖的工程维养体系,使高标准农田真正成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放心田、高产田。
  现如今,一座座排灌站铆足干劲,一条条引水渠整装待发,宜黄正凭着水的底气向着丰收的金黄踏浪前行……(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搜狐博客
     
新浪微博 微信平台 腾讯微博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之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
内容仅供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