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土地流转实现一地生四金助力贫困户摘帽
录入时间:2020-08-13 10:52:59 点击:
“土地流转费、务工、养殖加起来,一年能收入5万多元。”8月11日,宁夏彭阳县城阳乡涝池村已脱贫建档立卡户韩兴妹对自家的“脱贫账”如数家珍。孩子在城里上学,家人住进崭新的砖瓦房,大人在家门口打工,韩兴妹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足。

沿着战国秦长城遗址,一路从彭阳县城来到长城塬,只见路两边垂柳依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随处可寻。在路边的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基地,韩兴妹带队剪枝,丈夫张明辉驾驶翻耕机松土。2019年之前,韩兴妹的生活却是另一种样子。
韩兴妹家中有9亩耕地,一家4口人曾依靠种地勉强维持生活,为了给患病的大儿子治病,医疗费花了七八万元,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14年,韩兴妹成为建档立卡户,在政府帮扶下贷款养牛种草,有了稳定收入,生活逐年好转。
“虽然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但由于村里产业缺乏统一规划,以家庭为单位发展产业抗风险能力弱,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涝池村党支部韩世明说。于是,城阳县组织村民外出“取经”,学习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模式,结合长城塬实际,把无条件发展产业的村与有条件的村“结队联建”,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建设集优质苹果育苗、种植、生鲜销售、休闲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长城塬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基地。
2019年,城阳乡长城、涝池、杨塬、沟圈、陈沟、刘河、北塬7村达成“结对联建”协议,共同出资700万元,在长城村和涝池村共流转土地3000亩,种植矮砧密植苹果。韩兴妹第一时间将家中9亩地耕地流转给集体,又和丈夫到苹果园务工。
“每亩土地流转费用500元起步,800元封顶,每5年增长100元,流转期限为30年。从第四年起,每亩每年分红500元。”陈鹏给韩兴妹算了一笔收入账,“五年后,土地流转费涨至5400元,分红4500元,务工收入5万元,韩兴妹每年稳定入账6万元不成问题。”
在示范基地,像韩兴妹这样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股权量化分股金、土地分红得现金的农户有262户。涝池村村民袁淑霞患乳腺疾病,她丈夫患腰椎间盘突出,夫妇俩均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示范园建设期间,袁淑霞将18亩耕地全部流转给集体,自己在园区务工,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基地长期用工250个,临时用工500个,年支付群众务工费、地租费等600万元以上,惠及农户300余户。”城阳乡副乡长朱天龙介绍,4年后进入盛果期,每年每亩可产优质苹果4吨,园区年收入达3600万元以上,其中村集体收入可达1400万元。
“前3年没有收益时,按入股资金的4%分红,每村每年获4万元。第四年起,每村每年可收入50万元以上。”涝池村党支部副书记兼苹果基地负责人陈鹏介绍,通过“结对联建”,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给村民创造出一条稳定增收渠道。
“在家门口就有务工岗位,活轻松,来钱快。”村民陈德从建园开始,就在园区务工,月收入3000多元。示范基地采取“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产业工人,变“输血”为“造血”,实现一地生四金,脱贫又增收。
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城阳县计划打造成万亩矮砧密植苹果种植园区,延伸产业链,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打通畅通从田间地头直达商场超市和消费者的绿色通道,让苹果产业成为城阳乡的主导产业、致富产业奠定基础。(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搜狐博客 |
新浪微博 | 微信平台 | 腾讯微博 |
![]()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